6 月 28 日,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(清镇校区)的自行车文化主题公园迎来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盛宴 ——2025 年贵州省高校山地自行车锦标赛正式拉开帷幕。来自全省 22 所高校的数百名自行车运动健儿齐聚清镇职教城,在青山绿水间展开激烈角逐,以青春热血诠释体育精神,为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一、赛事规格与亮点
本次锦标赛由贵州省教育厅、贵州省体育局联合主办,清镇市人民政府、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,赛事规模和专业性再创新高。依托清镇职教城独特的丘陵地貌,主办方精心设计了一条全长 3 公里的专业赛道,融合陡急爬坡、跳台、S 弯、土坡等技术难点,被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认证为国家级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。赛道不仅考验选手的爬坡耐力和下坡技巧,更通过连续弯道和起伏变化,全面检验其综合控车能力,堪称高校自行车竞技的 "试金石"。
贝博艾弗森值得关注的是,赛事首次增设儿童泵道赛,设置 2-3 岁组至 7 岁组等多个年龄段组别,让萌娃们在专业设计的泵道上体验骑行乐趣。这项创新举措不仅为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启蒙提供了平台,更标志着贵州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上的深化探索。
二、竞技风采与体教融合
开幕式上,参赛选手身着专业装备依次亮相,展现出蓬勃朝气。随着发令枪响,奥林匹克越野赛男子组率先开赛,选手们在泥泞赛道上飞驰,泥浆飞溅中尽显拼搏姿态。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王平为参赛专程从江苏请假返黔,他表示:"这里是我的母校,也是梦想启航的地方。" 这种对骑行的热爱与坚持,正是当代大学生体育精神的缩影。
赛事设置的混合团体接力赛(3 男 1 女)尤为亮眼,选手需在团队协作中完成技术路段的衔接,既考验个人实力,更考验战术配合。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车队凭借默契配合和出色发挥,在该项目中斩获佳绩。该校自 2020 年连续承办赛事以来,已培养出亚洲冠军王胜、杨明雪等顶尖选手,通过 "省队校办" 模式为贵州山地自行车项目输送了大量人才。
三、生态与文化的深度融合
作为国内首个高校自行车文化主题公园,赛事举办地将竞技体育与生态保护完美结合。赛道穿行于喀斯特山林间,选手在竞速的同时可领略贵州独特的自然风貌。主办方还同步开展 "骑行 + 文旅" 活动,邀请观众参与民俗展演、特色美食市集,推动 "体育 + 文旅" 产业融合发展。
在环保方面,赛事严格遵循绿色低碳理念,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赛事用品,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点,并组织志愿者开展赛道周边生态维护。这种 "生态优先" 的办赛原则,与贵州 "山地公园省" 的发展定位高度契合。
四、赛事意义与未来展望
贵州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本次锦标赛是深化体教融合、推动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实践。通过赛事平台,高校学子不仅能提升竞技水平,更能在挑战中锤炼意志、强健体魄。未来,贵州将继续以赛事为纽带,完善 "小学启蒙 - 中学培养 - 大学竞技" 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,助力山地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据悉,赛事将持续至 6 月 30 日,期间还将举行淘汰赛、团体赛等项目的激烈角逐。随着贵州山地自行车运动影响力的不断扩大,这场青春盛会不仅是高校学子的竞技舞台,更成为展示贵州山地资源、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窗口。正如现场观众所言:"在这里,我们看到了速度与自然的共鸣,更看到了体育精神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与发扬。"
